通縮年代,儲蓄最賺跟老祖母學習快速存錢術

  覺得把錢存起來是很落伍的想法嗎?那你可能錯了。在低通膨、低投資報酬及低成長的環境下,存錢不僅可以保障基本生活,還可以在多頭來臨時,以累積的資本進而創造更多財富。即使銀行利率已經很低,但是通縮年代,投資危險、儲蓄最穩。

  美美與菁菁是一對很好的朋友,但在財務規畫上,卻有很大的不同。美美是屬於「螞蟻族」的理財觀,也就是抱著先犧牲後享受的觀念,薪水一入帳,一定先將部分薪資存起來;而菁菁則是一位標準的「月光族」,每月薪水來不及儲蓄便已經花光。

  大學畢業後,同樣月薪2萬5000元,以每年老闆加薪8%為例,在同樣的薪資水準下,美美「努力儲蓄不花錢」與菁菁「努力花錢不儲蓄」的理財觀,經過幾年後,卻有極大的差別。

  假設美美從22歲開始工作,每月扣除生活必要開銷1萬5000元後(假設日常開銷每年成長8%),仍結餘1萬元,並將結餘資金以銀行零存整付定存(年息2%),每月於帳戶中預先存入1萬元做為儲蓄。

  在不考慮每年整付資金的再投資效益下,可以發現美美努力工作並積極儲蓄七年後,可在29歲前,藉由最不費力的儲蓄方式,完成人生理財第一步,也就是擁有人生的第一個100萬!反觀菁菁,七年下來仍孓然一身,跟擁有百萬現金資產的美美相較,差異已不言而喻。

•大環境改變,理財策略也要改變

  在過去,許多專家都會呼籲,「錢不應該存在銀行」,因為銀行的利息難以對抗通貨膨脹的侵蝕,所以應將收入拿來投資,不管是股票、基金、房地產等的報酬率,都比定存來的好。

  聯邦投顧總經理朱欽翔指出,長期以來,許多投資人寧願將資金拿去投資,也不要存在銀行,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通貨膨脹。如果只將資金存在銀行,假設利息是4%、通貨膨脹率是5%,帳面上雖然增加了4%的利息,但若扣掉通膨,實質的利息反而是負值。

  不過這樣的看法,已經發生變化。在民國85年以後,台灣的通膨率不再高於2%,甚至從民國90年起,開始一路往下滑落到負數,許多專家開始認為,未來甚至會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。

  所謂的通貨緊縮,就是指物價越來越便宜,錢的價值也相對越來越大,台灣10元、50元的店到處林立,過去可能一棟要上千萬的豪宅,未來只要幾百萬元就可以進駐。朱欽翔表示,在現金為王的通縮年代,投資人最好的獲利策略就是持有現金。

  此外,在過去十年全球大多頭行情的帶動下,幾乎所有的投資工具表現都相當搶眼,這樣的情況在網路發燒的2000年到了最高點,也使得積極投資,成為過去整個市場上的顯學與主流。

  然而自網路泡沫化後,包括股票、基金及房地產,幾乎全面下挫,但許多投資人依然沉醉於過去高報酬的「舊日情懷」中,更積極投入的結果,反而賠得更慘。特別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,貿然投資的結果,讓許多人的提前退休美夢破滅。

•擁有存款,才能進可攻、退可守

  在這樣的前提下,該有什麼新的理財策略?荷銀投信行銷企畫部協理蘇怡任認為,回歸到最基本的儲蓄,是邁向「錢途」的第一步。

  從我國的儲蓄率與經濟成長率呈現緊緊相扣的走勢來看,唯有儲蓄率上升、才足以帶動經濟成長率上升,而在目前儲蓄率仍未明顯回升的趨勢下,要期待新的大多頭循環啟動,無異緣木求魚。

  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曾說過︰「你賺的一塊錢、不是你的一塊錢,你存的一塊錢、才是你的一塊錢」;存錢高手侯昌明就指出,與其在景氣多空不明時投資賠錢,還不如趁現在努力存錢,累積足夠的資本,才可以在下一波大多頭來臨時撒網布局。

  當投資大師巴菲特都認為,目前還沒有什麼值得投資的標的時,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︰努力存錢、等待機會,並且趕緊跟著在艱困年代起家的老祖母,學習如何快速存錢的方法吧!

 

【Smart智富月刊 文/王嘉如】

 

 

 

回前頁>>

 

 

 

一句承諾•一生的朋友
©2002,Powered by Rex,瑞祥製作